乙肝保健網: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
時間:2023-02-28 09:27:00
人氣:
編輯:乙肝新聞
編者按:第32屆亞太肝臟研究協會(APASL)年會于2023年2月15日 - 19日在中國臺灣舉行。在此,雨露肝霖與大家分享其中精彩內容。
韓國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: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去唾液酸α1-酸性糖蛋白(AsAGP)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和慢乙肝患者組。AsAGP可作為預測慢乙肝疾病進展的潛在生物標志物。
研究背景
α1-酸性糖蛋白(AGP)又稱為血清類粘蛋白,主要由肝臟合成,也可由肝外組織細胞產生。血清去唾液酸α1-酸性糖蛋白(AsAGP)是一種新的肝纖維化特異性生物標志物,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AsAGP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(CHB)患者的肝纖維化嚴重程度分級和肝硬化(LC)鑒別診斷的價值。
研究方法
本次前瞻性研究共納入206名患者。肝硬化的診斷基于瞬時彈性成像測量的肝臟硬度水平(> 11 KPa)。采用夾心免疫法檢測血清AsAGP水平,通過比較健康對照組、CHB組和LC組之間的血清AsAGP水平來研究其診斷能力,同時計算了靈敏度、特異性和AsAGP的cut-off值。
研究結果
血清AsAGP水平在健康對照組、CHB組、LC組中存在顯著性差異(分別為:1.04 ± 0.31 μg/ml,1.12 ± 0.34 μg/ml,1.51 ± 0.43 μg/ml,P < 0.001)。血清AsAGP水平與肝臟硬度值呈正相關(r = 0.46, P < 0.001),健康對照組相比于LC組的AUROC值為0.821(P < 0.001, cut-off值為1.036 μg/ml);健康對照組相比于CHB組的AUROC值為0.624(P = 0.049,cut-off值為0.934 μg/ml);CHB組相比于LC組的AUROC 值為 0.765(P < 0.001,cut-off值為1.260 μg/ml)。
研究結論
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sAGP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和慢乙肝患者組。AsAGP水平在預測肝纖維化程度和肝硬化方面表現出良好的診斷價值,這表明其可作為預測慢乙肝肝臟疾病進展的潛在生物標志物。
肝霖君有話說
目前,隨著不斷的深入研究,已有多項指標可以輔助預測慢乙肝患者的肝纖維化程度,如sCD163水平(相關鏈接)、TIM-3水平(相關鏈接)、M2BPGi(相關鏈接)、γ-谷氨酰轉肽酶/血小板比值(GPR)(相關鏈接)。更加準確的無創檢測指標有助于盡早發現需要治療的慢乙肝患者,延緩疾病進展,改善預后。
同時,擴大抗病毒治療指征能夠降低肝臟不良結局發生風險,例如不符合AASLD 2018指南抗病毒治療指征未治療的慢乙肝患者發生肝硬化和/或肝癌的發生率幾乎是接受抗病毒治療患者的2倍(相關鏈接)。通過合理的抗病毒治療策略可顯著改善肝組織學進展(相關鏈接)。
因此,有效的無創檢測方法對于評估慢乙肝患者的肝纖維化程度十分重要,但能用于廣泛臨床推廣的方法仍值得探索。
參考文獻:
Lee YS, Bae SY, Kim JH, et al. Diagnostic efficacy of serum asialo α1-acid glycoprotein levels for liver fibrosis and cirrh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ompared to that in healthy subjects: a prospective Study. APASL 2023, Abstracts (EPM-232).
往期內容請點擊
【期刊導讀】預測慢乙肝患者HBsAg清除及肝臟炎癥的最新無創指標:sCD163
【AASLD2022速遞】預測肝纖維化的新指標:M2BPGi
【AASLD2022速遞】預測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應答的新指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