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保健網: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
時間:2019-06-09 23:00:18
人氣:
編輯:乙肝新聞
HBV進入抑制劑可用于預防暴露后感染,例如乙肝母親的新生兒HBV感染者的肝移植受者。
近來發現的NTCP是一種膽汁酸轉運蛋白,在HBV進入宿主肝細胞過程中起關鍵作用,故是抑制HBV進入細胞的潛在靶點。
Myrcludex B可與NTCP受體結合,從而通過競爭性抑制阻止病毒的結合和進入。最近對24例HBV / HDV慢性感染患者進行的1b / IIa期試驗,隨機分為myrcludex B,PegIFNa-2a或聯合治療24周,結果顯示所有隊列中HDV RNA降低,而只有聯合治療患者HBV DNA降低。
此外,NTCP拮抗劑厄貝沙坦是目前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,已被證明可抑制HBV攝取,同時可預防體外細胞系中的cccDNA。但目前仍需更多臨床數據進一步確定進入抑制劑在HBV治療中的作用。
以病毒轉錄為靶(RNA干擾)
RNA干擾(RNAi)的作用機制是:利用雙鏈RNA降解mRNA或阻斷mRNA翻譯,從而抑制基因表達。目前已經開發出幾種阻斷HBV蛋白轉錄的小干擾RNA(siRNA),其中ARC-520,ARB-1467和ALN-HBV已經開始了臨床試驗。
在II期試驗中,ARC-520持續敲除HBV DNA和病毒抗原。然而,其毒性限制了ARC-520的進一步臨床開發。
針對ARB-1467的臨床試驗發現單次給藥后及多次給藥后HBsAg水平降低,即有較好的乙肝表面抗原清楚效果。
ALN-HBV目前正處于I / II期臨床試驗階段。
基因編輯策略
基因編輯策略:cccDNA形成抑制劑/滅活劑。
我們之前也提到,想要徹底治愈乙肝,其實是要清除肝內cccDNA,而目前還沒有找到有效手段,所以只能達成功能性治愈。根除HBV的藥物旨在破壞cccDNA的形成,抑制其轉錄,或完全從宿主中消除它。
體外研究結果提示二取代磺胺類藥物,包括CCC-0975和CCC-0346,可以破壞rcDNA中cccDNA的形成。
PEG-IFN通過翻譯后修飾抑制cccDNA轉錄;與其他可以翻譯后修飾的化合物一樣有cccDNA抑制的治療前景。
最近,CRISPR / Cas9系統有望作為CHB感染的潛在治愈策略。一些研究報道了體外培養肝細胞和小鼠中使用CRISPR / Cas9對HBV DNA的穩定靶向和切割。然而,這種技術仍需要進行病毒靶標的特異性和脫靶效應的分析。
核衣殼組裝抑制/核心抑制劑
包括第三代4-H雜芳基二氫嘧啶(HAPs,如BAY 41-4109和GLS4)在內的核心抑制劑,通過抑制RNA衣殼化和衣殼分解來影響細胞核中cccDNA。
小鼠研究表明,BAY 41-4109有效地減少了HBV DNA的復制,但在治療結束時HBV DNA復制迅速反彈。
GLS4抑制阿德福韋耐藥HBV株的復制,目前正在進行II期臨床研究。
HBsAg釋放抑制劑
高度穩定的核酸聚合物(NAP)是含有硫原子的寡核苷酸,可作為廣譜病毒附著/進入抑制劑。REP-2055,REP-2139和REP-2165等已被證明可以阻止HBsAg從感染的肝細胞中釋放。HBsAg釋放抑制劑有望成為治療HBV的藥物。